根據《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關于印發安徽省2022年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對口招生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皖招考〔2022〕2號)要求,制定本職業技能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通過職業技能測試,考察考生專業能力和技術技能兩方面知識與能力。
二、測試對象
報考我校且分類考試文化素質測試合格的中職畢業生以及參加高考報名時在“畢業類別”填寫“中職畢業”的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高素質農民等社會群體考生。
三、測試形式
閉卷,在線測試。
四、測試時間及分值
測試時間為90分鐘,試卷滿分300分(每題2.5分,共120題)。
五、考試題型
考試題型為單項選擇題。
六、測試內容及分值比例
1、職業技能測試大綱1
(本大綱適用于:商務英語、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專業)
職業技能測試包括“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兩個模塊。專業能力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專業知識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綜合專業能力;技術技能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技術技能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其中藝術、體育、學前教育類等專業的專業理論考試與技能測試可合并實施。
各模塊分值比例具體如下:
測試模塊分值比例一覽表
模塊一 專業能力測試測試主要內容
1.職業認知與社會責任,主要考核考生對教育行業的職業道德、職業認同、教育理念、家校共育、團隊協作以及社會責任、服務意識、等方面的認知與實際表現能力。
2.科學修養和科技實踐,主要考核考生在科學文化修養、科學通識性知識、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等知識儲備以及生活中的科學創新與科技實踐能力。
3.人文素養和文化應用,主要考核考生在歷史、文學、政治、法律、地理、藝術、哲學以及社會熱點等方面通識性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4.生活常識和衛生保健,主要考核考生在生活觀念、生活知識、營養健康、衛生知識、衛生習慣、心理保健和傷害事故處理等方面認知和基本處置能力。
模塊二 技術技能測試主要內容
1.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實際運用能力。
2.具備較為成熟的口語表達和溝通能力,主要考核考生語言思辨、口語技巧、交流討論、信息分享等。
3.具有較高的文字寫作能力。
4.具有一定藝術表現能力,不限于演唱能力、繪畫能力、審美能力、舞蹈表演能力、樂器演奏能力等。
5.處理教育教學突發事件和情景應變能力。
七、評分標準
測試內容 | 權重 | 評分標準 | 分值 |
職業認知與社會責任 | 6.7% | 掌握教育行業基本職業理念、價值標準和社會責任意識。 | 20 |
科學修養和科技實踐 | 10% | 掌握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30 |
人文素養和文化應用 | 20% | 掌握一定的為未來開展有效地教育教學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識。 | 60 |
生活常識和衛生保健 | 5% | 擁有正確的生活態度,掌握基本生活知識,了解一定的衛生保健知識,具備常用的傷害處理能力。 | 15 |
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 | 20% | 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知識,了解教學教學一般知識以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 | 60 |
口語表達和交際溝通 | 10% | 具備良好的口語運用能力,了解基本的交際原則,掌握較為成熟溝通技巧。 | 30 |
文字寫作 | 10% | 熟悉常用文體的格式和寫作技巧,具備較高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 30 |
藝術表現能力 | 10% | 了解有關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 30 |
處理事務能力 | 8.3% | 掌握一定的處突的方法和原則,善于利用各類條件解決問題。 | 25 |
總 分 | 300 |
八、參考資料
本測試采取標準化測試,無指定參考教材。
2、職業技能測試大綱2
(本大綱適用于:旅游管理專業、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
職業技能測試包括“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兩個模塊。專業能力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專業知識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綜合專業能力;技術技能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技術技能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
各模塊分值比例具體如下:
測試模塊分值比例一覽表
模塊一 專業能力測試主要內容
1.旅游與旅游活動,具體包括旅游的概念、基本屬性、特點、旅游活動的構成、分類,旅游的產生與發展,具體包括古代旅行、近代旅游和現代旅游;
2. 旅游三要素,具體包括旅游者的概念、類型、形成的條件,旅游資源的概念、特征、分類、評價、開發與保護,旅行社的性質、分類、基本業務、設立的條件,酒店的發展歷程、酒店的類型,旅游交通的作用、各類型旅游交通的特點,旅游購物品的概念、分類及其作用;
3. 旅游市場,具體包括旅游市場的構成要素、特點及其分類,世界旅游市場分布、世界旅游市場發展的特點、我國入境、出境和國內旅游三大市場的發展情況及其趨勢。
模塊二 技術技能測試主要內容
1.導游業務,具體包括導游職業道德規范、導游職業素質、導游服務規范以及導游服務相關知識;
2.導游基礎知識,具體包括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歷程,中國歷史文化知識,中國文學常識,中國民族與宗教知識,中國自然與地理常識和中國主要旅游客源國概況, 安徽等中國各省(區、市)的概況;
3.飯店管理,具體包括飯店前廳概述、前廳預定業務管理、接待業務管理和信息業務管理;飯店客房管理概述、客房對客服務管理、客房原始記錄管理和客房發展趨勢;飯店餐飲管理概述、餐廳服務管理和廚房業務管理。
七、評分標準
測試內容 | 權重 | 評分標準 | 分值 |
旅游與旅游活動 | 13% | 主要考核考生對旅游的概念、基本屬性、特點、旅游活動的構成、分類,旅游的產生與發展,具體包括古代旅行、近代旅游和現代旅游的理解掌握情況 | 40 |
旅游三要素 | 15% | 主要考核考生旅游者的概念、類型、形成的條件,旅游資源的概念、特征、分類、評價、開發與保護,旅行社的性質、分類、基本業務、設立的條件,酒店的發展歷程、酒店的類型,旅游交通的作用、各類型旅游交通的特點,旅游購物品的概念、分類及其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況 | 45 |
旅游市場 | 13% | 主要考核考生旅游市場的構成要素、特點及其分類,世界旅游市場分布、世界旅游市場發展的特點、我國入境、出境和國內旅游三大市場的發展情況及其趨勢的理解與掌握情況 | 40 |
導游業務 | 18% | 主要考核考生導游職業道德規范、導游職業素質、導游服務規范以及導游服務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情況 | 55 |
導游基礎知識 | 24% | 考查考生對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歷程,中國歷史文化知識,中國文學常識,中國民族與宗教知識,中國自然與地理常識和中國主要旅游客源國概況, 安徽等中國各省(區、市)的概況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 70 |
飯店管理 | 17% | 考查考生對飯店前廳概述、前廳預定業務管理、接待業務管理和信息業務管理;飯店客房管理概述、客房對客服務管理、客房原始記錄管理和客房發展趨勢;飯店餐飲管理概述、餐廳服務管理和廚房業務管理的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 50 |
總分 | 300 |
八、參考資料
1.導游業務(第六版),中國旅游出版社, 2021年6月;
2.全國導游基礎知識(第六版),中國旅游出版社,2021年6月;
3.地方導游基礎知識(第五版),中國旅游出版社,2021年6月;
4.旅游學概論(修訂版),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
5.飯店管理概論,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8年2月。
3、職業技能測試大綱3
(本大綱適用于:高速鐵路客運服務專業、空中乘務專業)
職業技能測試包括“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兩個模塊。專業能力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專業知識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綜合專業能力;技術技能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技術技能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
各模塊分值比例具體如下:
測試模塊分值比例一覽表
模塊一 專業能力測試測試主要內容
1.交通運輸業常識;
2.鐵路車輛認知;
3.鐵路運輸組織;
4.民航旅客運輸知識;
5.城市軌道交通概述。
模塊二 技術技能測試主要內容
1.鐵路、航空旅客運輸服務禮儀規范;
2.鐵路、航空服務工作技能技巧;
3.鐵路、民航旅客運輸應急服務。
七、評分標準
測試內容 | 權重 | 評分標準 | 分值 |
交通運輸業常識 | 6.7% | 掌握現代交通運輸業的常識 | 20 |
掌握鐵路運輸業常識 | |||
掌握民航基礎知識 | |||
鐵路車輛認知 | 10% | 掌握鐵路車輛的基本常識 | 30 |
掌握鐵路車輛的構造認知 | |||
掌握動車組常識 | |||
鐵路運輸組織 | 10% | 掌握鐵路旅客運輸組織 | 30 |
掌握鐵路貨物運輸組織 | |||
掌握鐵路行車工作組織 | |||
民航旅客運輸知識 | 10% | 掌握民航旅客運輸基礎知識和法律規定 | 30 |
掌握航空服務崗位流程和要求 | |||
城市軌道交通概述 | 8.3% | 掌握城市軌道交通的基本常識 | 25 |
掌握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認知 | |||
掌握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認知 | |||
鐵路、民航旅客運輸服務禮儀規范 | 16.7% | 掌握鐵路客運服務禮儀規范 | 50 |
民航旅客運輸服務禮儀規范 | |||
鐵路、民航服務工作技能技巧 | 16.7% | 掌握車站、空港地面服務工作技能技巧 | 50 |
掌握列車、客艙服務工作技能技巧 | |||
掌握乘客服務工作技能技巧 | |||
鐵路、民航旅客運輸應急服務 | 21.6% | 掌握鐵路、民航應急組織 | 65 |
掌握車站、機場應急處置程序 | |||
掌握列車、空中應急處置程序 | |||
總分 | 300 |
八、參考資料
1.周衛東.鐵路概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0.
2.王越.鐵路旅客運輸服務(第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2.
3.張君,盧竹.民航基礎.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1.
4.張晶,謝曉芳,左權,孟斌.民航概論.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
5.陸東.民航旅客運輸.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0.
4、職業技能測試大綱4
(本大綱適用于: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動漫制作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
職業技能測試包括“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兩個模塊。專業能力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專業知識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綜合專業能力;技術技能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技術技能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
各模塊分值比例具體如下:
測試模塊分值比例一覽表
模塊一 專業能力測試主要內容
1.計算機的發展、類型及其應用領域;
2.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3.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存儲與處理;
4.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術語;
5.Windows基本操作,包括:文檔的創建、打開、輸入、保存、關閉等;文本的選定、插入與刪除、復制與移動、查找與替換等基本操作;多窗口和多文檔的編輯;
6.多媒體技術的概念與應用;
7.計算機病毒的概念、特征、分類與防治;
8.計算機網絡的概念、組成和分類;
9.網絡安全定義、屬性和發展階段;
10.因特網網絡服務的概念、原理和應用。
模塊二 技術技能測試主要內容
1.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及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
2.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基本應用,包括:Word的基本知識,Word的文件操作和文本編輯,Word的格式與版面,Word的模板與樣式,Word表格的建立與編輯,Word圖形的制作與編輯,Word對象的插入,Word文檔的打印;
3.Excel電子表格軟件的基本應用,包括:Excel的基本知識,工作表的建立與編輯,公式與函數的使用,數據處理,圖表的使用;
4.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包括網絡硬件功能和常用網絡應用軟件的使用,TCP/IP協議的工作原理,以及網絡應用中常見的概念,如域名、IP地址、DNS服務等,網絡應用軟件,如QQ、迅雷、360安全軟件等;
5.IE瀏覽器、電子郵件的使用及操作方法;
6.色彩的概念及基本配色原理,常用圖像文件格式的特點。
七、評分標準
測試內容 | 權重 | 評分標準 | 分值 |
計算機基礎知識 | 25% | 能正確理解計算機的硬件知識 | 75 |
熟悉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 | |||
Windows操作 | 5% | 能正確操作文件夾和文件 | 15 |
熟悉控制面板中的常用功能 | |||
Word操作 | 30% | 熟悉“文件”選項相關功能的使用 | 90 |
熟悉“開始”選項相關功能的使用 | |||
熟悉“插入”選項相關功能的使用 | |||
熟悉“頁面布局”選項相關功能的使用 | |||
Excel操作 | 20% | 能正確理解工作簿與工作表的概念 | 60 |
能正確建立和編輯工作表 | |||
熟悉公式與函數的使用 | |||
網絡基本知識 | 10% | 能正確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 30 |
熟悉網絡應用軟件的使用 | |||
瀏覽器(IE)的簡單使用和電子郵件收發 | 5% | 熟悉IE瀏覽器、電子郵件的使用及操作 | 15 |
多媒體技術應用 | 5% | 能正確理解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基本知識 | 15 |
總 分 | 300 |
八、參考資料
本測試采取標準化測試,無指定參考教材。
5、職業技能測試大綱5
(本大綱適用于:大數據與會計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市場營銷專業、現代物流管理專業)
職業技能測試包括“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兩個模塊。專業能力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專業知識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綜合專業能力;技術技能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技術技能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
各模塊分值比例具體如下:
測試模塊分值比例一覽表
模塊一 專業能力測試測試主要內容
(一)識記
1.市場的概念以及市場營銷觀念的演變;
2.市場營銷環境調查與分析;
3.市場細分與市場定位;
4.目標市場選擇;
5.營銷組合策略;
6.全媒體營銷;
7.電子商務的類型;
8.網上信息服務業務的種類;
9.數字證書的內容及類型;
10.電子支付工具的種類;
11.了解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的基本知識;
12.會計的概念、對象和職能;
13.會計核算內容和會計核算方法;
14.會計要素的概念及其分類;
15.會計科目的概念及其分類;
16.會計賬戶的概念及其分類;
17.會計賬務處理程序的概念及其分類;
18.會計賬簿的概念、作用和分類;
19.會計賬簿的基本內容;
20. 會計賬簿的登記規則;
21.對賬和結賬的概念;
22.會計報告的概念、作用、分類;
23.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和基本結構;
24.利潤表的概念和基本結構。
(二)理解
1.目標市場選擇策略;
2.市場定位方法;
3.產品生命周期營銷策略;
4.定價方法與定價策略;
5.渠道策略;
6.促銷策略;
7.電子商務交易流程;
8.網絡上存在的安全風險及防范;
9.電子貨幣、電子現金、電子錢包的概念及應用;
10.電子商務模式;
11.會計假設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2.復式記賬法的概念、分類和基本原理;
13.復式記賬法的概念、記賬符號、記賬規則與試算平衡。
模塊二 技術技能測試主要內容
1.能對背景企業進行 SWOT 分析;
2.能分析背景企業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營銷策略;
3.能為背景企業設計產品品牌及包裝策略;
4.能為背景企業選擇產品定價策略;
5.能為背景企業選擇合適的營銷渠道策略;
6.能為背景企業制定合適的促銷方案。
7.熟練在網上進行購物支付操作;
8.電子支付技術;
9.病毒防范的措施;
10.搜索引擎的使用;
11.O2O 電子商務應用;
12.使用電子商務模擬軟件,完成模擬電子商務交易;
13.網絡營銷新模式的了解和運用;
14.會計等式;
15.賬務處理程序的一般步驟;
16.會計賬簿設置和賬簿啟用表的填寫;
17.各類賬簿的登記方法。
七、評分標準
測試內容 | 識記 | 理解 | 綜合運用 | 合計 |
分值 | 75 | 50 | 175 | 300 |
八、參考資料
本測試采取標準化測試,無指定參考教材。
6、職業技能測試大綱6
(本大綱適用于: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數控技術專業、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
職業技能測試包括“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兩個模塊。專業能力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專業知識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綜合專業能力;技術技能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技術技能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
各模塊分值比例具體如下:
測試模塊分值比例一覽表
模塊一 專業能力測試主要內容
1.職業素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道德基本知識;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知識、質量管理知識;對本專業的認識和職業發展規劃;
2.機械制圖: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圖方法;基本組合體的三視圖,識讀軸套類零件圖,明白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含義;
3.汽車構造: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的組成與工作原理;燃油供給系統、冷卻系統、潤滑系統、點火系統和起動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車架、車輪和輪胎、懸架、行駛、轉向和制動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4.制造工藝:常見金屬切削運動及其特點;常用金屬材料的分類、性能及應用;金屬切削機床的分類、應用范圍及加工特點;識讀常見工藝卡,合理選擇、使用各種工、夾、量、刀具;
5.電工基礎:電路的基本組成,基本的電氣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交直流電路的常用物理量的簡單的分析與計算;安全用電常識及萬用表使用。
模塊二 技術技能測試主要內容
1.機械圖識讀與繪制:中等復雜的機械零件圖和較簡單的機器部件的裝配圖的識讀;簡單的零件圖繪制,根據要求補全圖紙;運用AutoCAD進行繪圖;
2.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數控車床、數控銑床的使用及簡單工件的程序編制;掌握卡尺、千分尺、內徑百分表等常用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電氣線路的連接與調試:常用儀表的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電壓、電流等);常用低壓電器(熔斷器、刀開關、轉換開關、按鈕、熱繼電器、接觸器、斷路器)的選用;常見電氣線路連接調試與故障排除(如三相異步電動機點動控制線路);
4.汽車拆裝與維護:常用汽車拆裝工具(棘輪扳手、活塞拆裝套筒、活塞環拆裝鉗、氣門凡爾鉗)、設備(舉升機、千斤頂)、電器檢測儀器儀表(數字萬用表、示波器、故障診斷儀)的運用;發動機的拆裝與調試、常見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汽車常規保養維護等作業。
七、評分標準
測試內容 | 權重 | 評分標準 | 分值 |
職業素養 | 6.67% | 具有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道德 | 20 |
準確掌握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知識、質量管理知識 | |||
有正確專業的認識和職業發展規劃 | |||
機械制圖 | 11.67% | 準確掌握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 | 35 |
準確運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圖方法 | |||
準確掌握基本組合體的三視圖 | |||
正確識讀軸套類零件圖,明白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含義 | |||
汽車構造 | 5.83% | 準確掌握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 17.5 |
燃油供給系統、冷卻系統、潤滑系統、點火系統和起動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 |||
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車架、車輪和輪胎、懸架、行駛、轉向和制動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 |||
制造工藝 | 5.83% | 準確掌握常見金屬切削運動及其特點 | 17.5 |
準確掌握常用金屬材料的分類、性能及應用 | |||
準確掌握金屬切削機床的分類、應用范圍及加工特點 | |||
準確掌握識讀常見工藝卡,合理選擇、使用各種工、夾、量、刀具 | |||
電工基礎 | 11.67% | 準確電路的基本組成,基本的電氣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 35 |
準確交直流電路的常用物理量的簡單的分析與計算 | |||
牢固掌握安全用電常識及萬用表使用。 | |||
機械圖識讀與繪制 | 20.00% | 準確識讀中等復雜的機械零件圖和較簡單的機器部件的裝配圖 | 60 |
準確繪制簡單的零件圖,根據要求補全圖紙 | |||
熟練運用AutoCAD進行繪圖 | |||
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 | 10.00% | 熟練掌握數控車床編程與操作 | 30 |
熟練掌握數控銑床編程與操作 | |||
熟練使用卡尺、千分尺、內徑百分表等常用測量工具的使用 | |||
電氣線路的連接與調試 | 18.33% | 熟練使用常用儀表 | 55 |
掌握常用低壓電器的性能特點,具備熟練選用能力 | |||
掌握簡單電氣線路連接調試與故障排除 | |||
汽車拆裝與維護 | 10% | 正確使用常用汽車拆裝工具、設備、檢測儀器儀表 | 30 |
發動機的拆裝與調試、常見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汽車常規保養維護等作業。 | |||
總分 | 300 |
八、參考資料
本測試采取標準化測試,無指定參考教材。
7、職業技能測試大綱7
(本大綱適用于:中醫養生保健專業、護理專業)
職業技能測試包括“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兩個模塊。專業能力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專業知識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綜合專業能力;技術技能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技術技能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
各模塊分值比例具體如下:
測試模塊分值比例一覽表
模塊一 專業能力測試主要內容
1.掌握解剖學常用方位術語;
2.掌握上皮組織分類;被覆上皮的分類與分布;掌握肌組織的分類及骨骼肌、心肌一般結構;掌握神經元結構;掌握突觸的結構;
3.掌握骨的一般形態、構造;掌握關節的基本結構;掌握脊柱、胸廓的組成;各部椎骨的形態結構特征;掌握腦顱諸骨及面顱諸骨的名稱;掌握上下肢骨的組成;
4.掌握呼吸系統的組成;掌握鼻旁竇的開口部位。喉的軟骨及喉腔分部;
5.掌握消化系統的組成;消化管的一般結構;
6.掌握泌尿系統的組成;腎的形態、構造、腎的被膜;
7.掌握心臟的位置、外形、心臟內各腔的形態結構、心壁的構造、心的傳導系統;掌握主動脈各部的分支、分部。掌握身體各部動脈主干的名稱。掌握胸導管、右淋巴導管;
8.掌握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常用術語;掌握脊髓外形、內部構造;腦干外形和內部結構;
9.掌握新陳代謝、內環境的概念,人體功能調節的方式及其特點,反射及反射弧的概念和組成;
10.掌握血液的組成;血漿滲透壓的生理作用;血液凝固基本過程;ABO血型系統的分型依據;
11.掌握消化、吸收、胃排空的概念;胃、小腸運動的形式和作用;小腸在吸收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消化的方式,胃粘膜屏障、粘液-碳酸氫鹽屏障;
12.掌握突觸的概念和信息傳遞過程;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投射系統的功能;內臟感覺的特點;牽張反射的概念;
模塊二 技術技能測試主要內容
1.掌握血細胞的分類、正常值、形態、結構。掌握疏松結締組織的結構;
2.掌握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的組成;掌握肌的構造及輔助裝置。掌握全身主要肌的名稱;
3.掌握肺的形態、位置、分葉;掌握胸膜分部和胸膜腔的概念;掌握氣管及肺的組織結構;
4.掌握肝的位置和形態;掌握膽囊的形態、位置及膽囊的體表投影,掌握輸膽管道的組成;掌握胃的形態、分部、胃壁的構造。掌握小腸分部、大腸特征。掌握及小腸的結構特點;
5.掌握輸尿管狹窄部位;膀胱的形態、粘膜特點;掌握腎單位的組成、濾過屏障的結構;
6.掌握中動脈管壁結構及大動脈結構特點;掌握上下腔靜脈組成;了解全身各部靜脈回流;
7.掌握端腦外形、結構、功能區定位,側腦室、基底核、內囊;
8.掌握生物電產生及興奮傳導的機制;掌握細胞膜物質轉運的方式;
9.掌握血細胞的正常值、血紅蛋白正常值、血漿和血清的區別、血漿蛋白及其生理作用;
10.掌握心動周期、心率的概念;心輸出量及其影響因素;正常心臟起搏點;血壓形成原理及影響因素;掌握心肌細胞的生理特性;
11.掌握肺通氣的概念和原理、肺換氣的概念;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運輸;潮氣量、肺活量、肺通氣量的概念;掌握呼吸的基本環節;
12.掌握尿生成的基本過程、腎小球濾過;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調節;掌握濾過膜、濾過率、原尿;水和鈉重吸收的部位及方式;
13.掌握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掌握糖皮質激素、甲狀旁腺素的作用,腺垂體分泌的激素;掌握激素的作用原理和作用的一般特征。
七、評分標準
測試內容 | 權重 | 評分標準 | 分值 |
人體解剖學及組織學 | 55% | 掌握解剖學常用方位術語 | 165 |
掌握上皮組織分類;被覆上皮的分類與分布;掌握血細胞的分類、正常值、形態、結構。掌握疏松結締組織的結構;掌握肌組織的分類及骨骼肌、心肌一般結構;掌握神經元結構;掌握突觸的結構 | |||
掌握骨的一般形態、構造;掌握關節的基本結構;掌握脊柱、胸廓的組成;各部椎骨的形態結構特征;掌握腦顱諸骨及面顱諸骨的名稱。掌握上下肢骨的組成;掌握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的組成;掌握肌的構造及輔助裝置。掌握全身主要肌的名稱 | |||
掌握呼吸系統的組成;掌握鼻旁竇的開口部位。喉的軟骨及喉腔分部;掌握肺的形態、位置、分葉;掌握胸膜分部和胸膜腔的概念;掌握氣管及肺的組織結構 | |||
掌握消化系統的組成;消化管的一般結構;掌握肝的位置和形態;掌握膽囊的形態、位置及膽囊的體表投影,掌握輸膽管道的組成;掌握胃的形態、分部、胃壁的構造。掌握小腸分部、大腸特征。掌握及小腸的結構特點 | |||
掌握泌尿系統的組成;腎的形態、構造、腎的被膜;掌握輸尿管狹窄部位;膀胱的形態、粘膜特點;掌握腎單位的組成、濾過屏障的結構 | |||
掌握心臟的位置、外形、心臟內各腔的形態結構、心壁的構造、心的傳導系統;掌握主動脈各部的分支、分部。掌握身體各部動脈主干的名稱。掌握胸導管、右淋巴導管;掌握中動脈管壁結構及大動脈結構特點;掌握上下腔靜脈組成;了解全身各部靜脈回流 | |||
掌握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常用術語;掌握脊髓外形、內部構造;腦干外形和內部結構;掌握端腦外形、結構、功能區定位,側腦室、基底核、內囊 | |||
生理學 | 45% | 掌握新陳代謝、內環境的概念,人體功能調節的方式及其特點,反射及反射弧的概念和組成 | 135 |
掌握生物電產生及興奮傳導的機制;掌握細胞膜物質轉運的方式 | |||
掌握血液的組成;血漿滲透壓的生理作用;血液凝固基本過程;ABO血型系統的分型依據;掌握血細胞的正常值、血紅蛋白正常值、血漿和血清的區別、血漿蛋白及其生理作用 | |||
掌握心動周期、心率的概念;心輸出量及其影響因素;正常心臟起搏點;血壓形成原理及影響因素;掌握心肌細胞的生理特性 | |||
掌握肺通氣的概念和原理、肺換氣的概念;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運輸;潮氣量、肺活量、肺通氣量的概念;掌握呼吸的基本環節 | |||
掌握消化、吸收、胃排空的概念;胃、小腸運動的形式和作用;小腸在吸收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消化的方式,胃粘膜屏障、粘液-碳酸氫鹽屏障 | |||
掌握尿生成的基本過程、腎小球濾過;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調節;掌握濾過膜、濾過率、原尿;水和鈉重吸收的部位及方式 | |||
掌握突觸的概念和信息傳遞過程;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投射系統的功能;內臟感覺的特點;牽張反射的概念 | |||
掌握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掌握糖皮質激素、甲狀旁腺素的作用,腺垂體分泌的激素;掌握激素的作用原理和作用的一般特征 | |||
總分 | 300 |
八、參考資料
本測試采取標準化測試,無指定參考教材。
8、職業技能測試大綱8
(本大綱適用于: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工程造價專業、園林工程技術專業、風景園林設計專業)
職業技能測試包括“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兩個模塊。專業能力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專業知識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綜合專業能力;技術技能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技術技能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
各模塊分值比例具體如下:
測試模塊分值比例一覽表
模塊一 專業能力測試主要內容
1.掌握常用水泥的技術性能及應用;
2.掌握常用建筑鋼材的品種及性能;
3.掌握普通混凝土的技術性能及應用;
4.了解石灰、石膏的性能及應用;
5.了解常用裝飾裝修材料的特點及應用;
6.了解常用建筑高分子材料的特點及應用;
7.了解常用防水、防火、保溫材料的特點及應用;
8.掌握基本的建筑制圖標準;
9.掌握點、線、面正投影規律;
10.了解組合體正投影圖的畫法和識讀;
11.了解軸測投影圖的畫法和識讀;
12.掌握剖面圖和斷面圖的種類、畫法和識讀。
模塊二 技術技能測試主要內容
1.了解CAD的工作界面;
2.了解CAD的基本操作和輔助繪圖工具;
3.了解圖層的特性和設置;
4.掌握基本繪圖命令的應用;
5.掌握基本編輯命令的應用;
6.掌握文字和標注的設置和應用;
7.CAD命令的綜合應用,簡單工程圖的繪制;
8.掌握圖形的打印和輸出。
七、評分標準
測試內容 | 權重 | 評分標準 | 分值 |
建筑材料 | 25.0% | 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識和常識。 | 75 |
建筑制圖 | 16.7% | 制圖的基本知識、投影的基本理論。 | 50 |
建筑CAD | 58.3% | 用CAD軟件繪制簡單的工程圖。 | 175 |
總 分 | 300 |
八、參考資料
本測試采取標準化測試,無指定參考教材。
9、職業技能測試大綱9
(本大綱適用于:廣告藝術設計專業)
職業技能測試包括“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兩個模塊。專業能力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專業知識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綜合專業能力;技術技能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技術技能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各模塊分值比例具體如下:
測試模塊分值比例一覽表
模塊一 專業能力測試主要內容
1.美術基礎知識:
了解素描創作常用工具的種類和特點;熟悉素描繪畫流程;掌握素描構圖方法、造型結構表達;具備運用比例、透視、明暗、線條、進行黑白灰關系表現物象的能力。
了解色彩創作常用工具的種類和特點;熟悉水粉繪畫流程與調色原理;熟悉色彩的三原色、冷暖色、固有色、環境色、同類色、互補色、復色、間色等概念;具備利用色彩知識對作品進行配色的能力。
2.構成設計基礎知識:
了解平面構成概念;熟悉平面構成視覺要素內容;掌握平面構成造型要素(點、線、面)知識;掌握平面構成形式方法、基本形及其組合方式;掌握重復構成、近似構成、漸變構成、發射構成的設計方法;
了解色彩構成的基本概念;了解色彩構成的情感表現、色彩的生理及心理性質;熟悉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環原理;掌握色彩明度對比構成、純度對比構成、色相對比構成、冷暖對比構成等設計方法;
了解立體構成的基本概念;熟悉立體構成的要素;掌握立體構成的材料表現形式及應用范圍;
3.藝術鑒賞基礎常識:
了解相關中西方繪畫藝術、公共藝術、工藝美術、著名設計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流派、藝術事件等基礎常識。具備一定的設計審美眼光和藝術鑒賞能力。
模塊二 技術技能測試主要內容
1.主要考核學生是否具備根據職業活動需要進行相關計算機理論及應用技術能力(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office辦公軟件知識、熟悉常用二維及三維繪圖軟件的操作知識);
2.主要考核學生是否具備相關設計圖紙的識圖、制圖的技術能力(能辨識簡單的三視圖、理解平面、立面與效果圖概念、掌握一點透視原理);
3.主要考核學生是否熟悉相關專業設計流程及工藝的技術能力(廣告藝術設計版式設計流程及印刷工藝常識、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流程及常用裝飾材料常識、陶瓷制造技術基本流程及工藝方法等);
4.主要考核學生是否具備設計創新技能(能了解圖形創意手法、理解設計聯想與意向思維、掌握形式美法則、有一定設計創新能力)。
七、評分標準
測試內容 | 權重 | 評分標準 | 分值 |
設計基礎 | 40% | 準確掌握美術基礎理論知識 | 120 |
準確掌握設計造型元素知識 | |||
準確掌握設計色彩基礎知識 | |||
準確掌握三大構成概念與應用 | |||
準確了解相關專業藝術鑒賞常識 | |||
圖紙知識 | 20% | 準確掌握設計制圖標準及規范 | 60 |
準確識別設計圖紙及尺寸標注 | |||
準確了解設計制圖流程及技法 | |||
準確掌握一點透視原理 | |||
軟件應用 | 20% | 準確掌握常用計算機操作基礎 | 60 |
準確掌握office辦公軟件 | |||
準確了解相關二維及三維繪圖軟件操作 | |||
工藝流程 | 10% | 準確了解廣告設計排版流程及印刷常識 | 30 |
準確了解室內設計施工流程及材料常識 | |||
準確了解陶瓷制造技術流程及工藝常識 | |||
設計創新 | 10% | 準確了解圖形設計創意方法 | 30 |
準確掌握形式美法則并應用 | |||
總分 | 300 |
八、參考資料
1.《素描與色彩》劉華主編,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2.《藝術鑒賞》林家陽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
3.《藝術設計制圖》王明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4.《基礎構成設計》殷實主編,中國出版集團,2010年9月第1版。
10、職業技能測試大綱10
(本大綱適用于:園林技術專業、動物防疫與檢疫專業、動物醫學專業、寵物養護與馴導專業)
職業技能測試包括“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兩個模塊。專業能力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專業知識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綜合專業能力;技術技能測試以教育部發布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中核心技術技能為基本依據,重點考察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
各模塊分值比例具體如下:
測試模塊分值比例一覽表
模塊一 專業能力測試主要內容
1.動物與植物細胞、組織、器官的組成與生理功能;
2.生物的新陳代謝;
3.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4.生物的遺傳基礎;
5.生命活動的調節;
6.生物與環境;
7.化學基本知識(原子結構、溶液、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基礎知識、化學計算、化學實驗)。
模塊二 技術技能測試主要內容
1.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2.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滌及使用(容量瓶、燒杯、量筒、移液管、膠頭滴管等);
3.營養瓊脂培養基的制備;
4.溶液的配置與稀釋;
5.天平的使用(托盤天平、電子天平)。
七、評分標準
測試內容 | 權重 | 評分標準 | 分值 |
動物與植物細胞、組織、器官組成與生理功能 | 20% | 理解組成動植物體的化學元素、化合物 | 60 |
理解動植物細胞細胞器、細胞核的功能 | |||
能在顯微鏡下識別動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 |||
熟悉組成動物體各系統的組織器官與生理功能 | |||
生物的新陳代謝 | 15% | 熟悉糖、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水等營養作用 | 45 |
熟悉植物的水分代謝、蒸騰作用、礦質代謝、光合作用 | |||
熟悉生物呼吸作用 | |||
熟悉動物營養物質吸收與代謝過程 | |||
會制備營養瓊脂培養基 | |||
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 15% | 能理解減數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成熟過程 | 45 |
能正確理解受精的概念 | |||
熟悉動、植物的個體發育過程 | |||
生物的遺傳基礎 | 10% | 能理解DNA與RNA的分子結構特點與特性 | 30 |
能理解基因的分離與自由組合定律、伴性遺傳規律 | |||
理解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的概念 | |||
生命活動的調節 | 10% | 熟悉植物生長素與其他植物激素產生部位與生理功能 | 30 |
熟悉動物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方式 | |||
生物與環境 | 10% | 能理解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 30 |
理解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與影響 | |||
熟悉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 |||
理解環境危機與環境保護措施 | |||
化學基本知識 | 20% | 熟悉化學元素周期律 | 60 |
會寫常見的化學方程式 | |||
理解有機化合物的概念、通性、分類、性質 | |||
會使用天平、玻璃器皿等化學儀器配置一定濃度的溶液 | |||
能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有關物質的量計算 | |||
總分 | 300 |
八、參考資料
中職學校教材
1.《生物基礎》(農林牧漁類);
2.《化學》(農林牧漁類);
3.《植物生產與環境》或《畜禽解剖生理》。